逐夢鄉(xiāng)野 追尋“詩和遠方”

在浙江金華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,霧也農場里游人如織,各色郁金香在草地上開得熱烈,一個個米白色帳篷在風中微微抖動?!叭颂嗔?,根本忙不過來?!笨粗矍暗臒狒[景象,李祖村“農創(chuàng)客”、霧也農場主理人、退役軍人方志向喜從心來。

回村種地

2010年冬天,高中畢業(yè)的方志向心懷對軍營的向往,帶著父母的期許,穿上軍裝,走進軍營。

當兵時,每天早上起床的號聲一響,方志向便與戰(zhàn)友們開始一天的訓練。跑步、做俯臥撐、舉重、射擊……每一項都是對身心極限的挑戰(zhàn),但他也因此逐漸被磨礪出吃苦耐勞、永不言棄的品質。兩年部隊生活,讓他的身體素質得到大幅提升,精氣神也發(fā)生了明顯變化。時至今日,方志向仍對那段難忘的時光充滿感激。

2012年12月,退役后的方志向回到義烏。此后幾年,他先后在二手車銷售、視頻拍攝、電商直播等領域進行嘗試,但始終沒有找到心中的理想事業(yè)。尤其是從事電商直播時,忙碌的工作一度讓他感到焦慮。

2023年2月的一天,很久沒回老家的方志向回到李祖村?!皼]想到村里有了染坊、咖啡館,還有這么多年輕人?!彼貞浾f,“當時路過村口的生機花園農場,里面的果蔬、鮮花和觀景樹一度讓人無法挪開腳步……”村里的環(huán)境和年輕人創(chuàng)業(yè)的氛圍一下子吸引了他。方志向在心里暗暗生出一個想法:回村種地。

“一方面厭倦了那種日復一日坐在電腦前搞直播的生活,另一方面很懷念在部隊里自耕自種的時光。”就這樣,方志向離開電商行業(yè),轉身回村,著手打造生態(tài)農場。

“新農人”生活

回村種地,說著容易做著難。方志向的想法,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和質疑。首先就是來自家里人的心疼和反對。方志向的父母覺得,他放著好好的城里日子不過,要跑回村里種地,還要放棄原有的工作,這多少讓他們有點難以接受。村里還有不少人也這么認為:“一個小伙子,來村里面搞農場,還打算自己種地,我是完全不看好的。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,還有幾個會種地的?”

令村里人沒想到的是,這個小伙子居然堅持了下來,還干得有模有樣。經過外出考察和反復調研,方志向最終看中了李祖村村口的一片山地。“這里背靠著山,有一片小水塘,還能俯瞰整個村?!钡@個選擇,讓他與他的農場經受了不少“磨難”。方志向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他選的這片山地雖然地理位置好,但是受限于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,大型農機無法進場,很多農活只能人工作業(yè)。“自己選的路,再難也要走完!”于是,在從村里流轉的75畝坡地上,方志向開始了他的“新農人”生活。

盛夏時節(jié),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,方志向每天凌晨5點起床,一直得干到晚上8點才回家休息?!耙菦]有在部隊的歷練,我可能還真的有點吃不消?!狈街鞠蚋锌?。

由于長時間的勞作,方志向的皮膚被曬得黝黑。作為回報的是,通過方志向與農場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,一個鄉(xiāng)村美學農場在李祖村的荒地上誕生了。農場位于半山腰,時常云霧繚繞?!吧綆n疊翠,云也霧也,所以我給農場取名‘霧也農場’?!鞭r場建成之日,方志向的事業(yè)也正式起步。

繼續(xù)扎根

“我們農場主要是承接戶外婚禮、團建活動,還可以進行親子研學、農事體驗等。”方志向介紹,他打造霧也農場的初衷,是希望生活在城區(qū)的人通過體驗農耕活動了解不常接觸的農作物與農事,讓參與者的生活節(jié)奏慢下來,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
農場營業(yè)以來,他一直為了實現(xiàn)這個初衷努力著。就在前不久,李祖村首場郁金香賞花節(jié)在方志向等人的籌劃下熱鬧舉辦。霧也農場內,上百種郁金香匯聚成一片馥郁花海。潮玩后備箱集市、花間打卡地、親子派對等配套活動同時開展,豐富著游客的出游體驗。

“做就要做到極致,光把農場打理好遠遠不夠,還要多舉辦些特色活動,提升游客的體驗感,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?!迸d趣和事業(yè)的雙重驅動,讓方志向無論是在農場營地建設中,還是在相關運營、推廣中,都干勁十足。霧也農場內的很多布置與陳列,都是方志向自己手工制作的。平日的活動策劃與推廣,他也反復琢磨?!跋襁@次活動,我就加大了在網絡平臺的推廣力度?!钡靡嬗诜街鞠蚰贻p化思維的推動,賞花節(jié)一舉成功。

談及未來,方志向黝黑的臉上溢滿笑容。他關注到今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到,要“著眼促進農民增收,壯大鄉(xiāng)村富民產業(yè),發(fā)展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,培養(yǎng)用好鄉(xiāng)村人才”。對方志向來說,這既是對他們投身鄉(xiāng)村的一種肯定,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繼續(xù)扎根鄉(xiāng)村,把“種地”這件事做得更好的信念。作為一名年輕的退役軍人,方志向期待著與李祖村的“農創(chuàng)客”們一起把村子打扮得更加美麗,牢牢把握住鄉(xiāng)村振興帶來的機遇,在鄉(xiāng)村實現(xiàn)自己的“詩和遠方”。

我對戰(zhàn)友說:

整齊的隊列、“豆腐塊”式的被子、日復一日的摸爬滾打……仔細想來,這都是人生的歷練。作為一個“新農人”,我能扛得住所有辛苦,是因為在部隊習得的不懼挑戰(zhàn)、不言放棄的精神已經成為我身上不可磨滅的印記。帶著這份印記,我將努力走出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路,同時傳承好軍人的優(yōu)良作風,彰顯新時代退役軍人風采。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會遇到很多個人生的“5公里”,我堅信,只要內心強大,必能收獲精彩人生。

文/?陳洋波?特約通訊員?殷忠好